可可的历史

可可豆 是小型常绿植物可可树(Theobroma cacao)的种子,用于制作可可、 可可脂和 巧克力。可可原产于南美洲,经由玛雅人培育,在中美洲广泛种植。可可一词可以追溯到位于墨西哥湾南部边缘的奥尔梅克文明。可可的传承极有可能是因为阿兹特克人追随玛雅人对可可的诸多信仰,随即在各种仪式和庆典中开始使用可可豆。彼时,只有身材高大的男性,偶尔包括献祭者,方被允许随心所欲地食用可可。

16世纪时,欧洲探险家才在中美洲各地发现可可并开始食用可可。1544年,可可作为一种饮品进贡给西班牙皇室。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可可作为饮品和方剂在整个西欧传播开来。随着对可可需求的增加,人们建立了种植园,为新兴的欧洲市场培育和种植可可豆。

可可的使用和传播类似于另外两种含有咖啡萃取的流行饮品:茶和咖啡。巧克力如今常常被认为是垃圾食品,但可可历来以其方专用(级)价值而备受推崇。近来,对巧克力、可可和可可豆的研究已经开始重新彰显巧克力和可可作为方专用(级)方剂的潜在价值。

是什么让可可成为超级食品?

可可 豆如今常被视为一种超级食品。可可豆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此外,可可豆可能含有多种具有潜在方专用(级)价值的成分,包括多酚、甲基黄嘌呤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

可可是否富含多酚?

越来越多的草本植物因其多酚含量的潜在益处而得到认可 。 姜黄、 绿茶、 松树皮提取物 ,以及 葡萄籽 都富含多酚。 针对所有这些草本植物的研究都在积极进行中,已有研究表明它们可能对人类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有利影响。 

同样,可可也是一种富含多酚的草本植物。

多酚是一种化合物,通常可赋予植物较深的颜色。这些化合物还因其优效抗氧和潜在缓解炎性反应的作用而广为人知。尤其是巧克力中的多酚似乎对心脏有益。初步证据表明,经常食用黑巧克力可能有助于减少问题性凝血、控制血压、平衡血糖,并增加“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降低“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受损或氧化时可能成为心脏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可可中的多酚可能有助于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过程。

然而,可可多酚的好处并未止步于此。可可多酚似乎也在大脑健康方面发挥作用。有一项研究虽然主要针对动物,但表明可可中的多酚具有抗氧作用,可能优化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巧克力中的多酚还被证明可能穿越血脑屏障,增加血液流动。

可可多酚的其他益处还包括可能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BDNF是一种促进大脑新生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生长因子。可可多酚也被假设在帮助减缓抑郁症状方面可能发挥作用。由于可可多酚的潜在益处,可可被推广为可能延缓衰老的营养补充剂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可是否含有甲基黄嘌呤?

甲基黄嘌呤是巧克力、 、 瓜拉纳和 咖啡以及其他来源中发现的咖啡萃取和相关化合物。巧克力中主要的甲基黄嘌呤是可可碱,但其中也含有可观含量的咖啡萃取。

甲基黄嘌呤因其促进能量产生的作用而为人所知。 甲基黄嘌呤主要通过其对中枢神经系统腺苷受体的作用而提供能量。腺苷受体有许多功能,但在引起疲乏和劳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三磷酸腺苷(ATP)为细胞提供能量。当能量在一天中耗尽时,腺苷就会被剩余下来。随着腺苷水平的增加,你开始感到疲劳。

甲基黄嘌呤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能量,它们通过阻断腺苷受体来控制疲劳。腺苷受体对心脏和肺部也有影响,巧克力之所以在支气管慢性气道炎疗愈历史中曾有一席之地,很可能就是因为腺苷受体对肺部的作用。

基于这些作用,甲基黄嘌呤已被证明可能提高情绪、能量水平和注意力。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认为,巧克力中分离出的甲基黄嘌呤可能是情绪和能量激励效应的主要来源。研究人员就生可可和全甲基黄嘌呤的摄入量进行了比较。其情绪和能量激励效应几乎并无二致。

可可还含有哪些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

巧克力还含有许多其他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包括苯基乙胺和茴香酰胺。

苯基乙胺

苯基乙胺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同时调节其他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的作用。普遍认为苯基乙胺具有兴奋剂的作用,可能提高能量水平并调节情绪。 其他一些研究可能将苯基乙胺与认知能力和记忆功能联系起来,表明其与预防包括抑郁症和帕金森病在内的多种精神健康状况有关联性。有人声称,苯基乙胺可能是让巧克力成为增加性趣方剂的成分之一,尽管这一说法还远未得到证实。

阿南达胺

阿南达胺是人体内发现的首种内源性火麻素。换句话说,阿南达胺是已知的首种由人体产生的、与火麻中的四氢火麻酚(THC)刺激作用相同的受体化合物。可可中含有少量阿南达胺。科学家推测,阿南达胺可能通过与火麻素系统的相互作用,让巧克力和可可成为一种特具魅力的趣味食物。也可能正是这一成分,导致了巧克力的上瘾性。然而由于巧克力中阿南达胺的含量相当低,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可可的心理健康益处

目前对此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但不少研究强烈显示,可可 似乎对心理健康有一些显著益处。

在近期一项研究中,持续30天给年轻受试者分别服用黑巧克力或白巧克力。结果表明,黑巧克力可能加强认知能力,提高神经生长因子的水平。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支持脑细胞生长发育的生长因子。有趣的是,即使在黑巧克力的食用周期结束以后,其对认知的促进作用仍然持续了至少三周。

在另一项研究中,健康的年轻受试者分别服用70%黑巧克力、85%黑巧克力或三周内不吃巧克力。结果揭示,食用85%黑巧克力的受试者情绪得到调节,而食用70%黑巧克力的受试者其情绪状态没有发现明显改观。对受试者胃肠道微生物群的分析发现,85%黑巧克力对微生物群或肠道菌群促发了有益的调整。在食用85%黑巧克力的受试者中,发现有益细菌多样性的增加,同时特定细菌的水平也有所提高,这两者都可能产生对情绪有益的影响。

此外有研究表明,摄入黑巧克力可能增加平静感和满足感。研究给予受试者不同多酚含量的黑巧克力饮品。在给予特高剂量的受试者中,30天后,其平静感和满足感显著加强。同样,对于容易焦虑的受试者,证据表明,巧克力可能有助于降低其焦虑水平。

一项针对老年受试者的研究发现,巧克力、红莓或两者结合摄入可能优化执行功能。通常认为执行功能由三部分组成:即工作记忆、思维灵活性和自我控制。

在一项小型研究中,持续8周给予患有慢性疲劳的受试者高含量多酚巧克力饮品或安慰剂。饮用真正的巧克力饮品的慢性疲劳患者,其总体症状减少了三分之一。此外,他们的焦虑得分也降低了三分之一,抑郁得分几乎提高了一半。

之前的大多数研究对长期坚持每天食用巧克力的情况进行了评估,一项针对短期摄入的研究同样也揭示了其产生的积极急性效益。研究还显示,单次剂量服用高含量多酚巧克力饮品的受试者在认知需求测试中表现更好。

结论

可可 含有多种抗氧成分,可能有益于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多项研究还表明,巧克力和可可对心脏健康和血糖水平有潜在的积极影响。尽管有待投入更多研究,但目前的结果表明,深色巧克力品种含有较高水平的活性成分,对于支持心理健康可能达到特好效果。不计其数的巧克力和可可常常仅仅被当作零食或甜食来享用,殊不知正确加以利用,它们也可能带来显著的健康益处。

参考资料:

  1. 作者:Dala Paula BM,Deus VL,Tavano OL,Gloria MBA。70%可可黑巧克力中氨基酸和生物活性胺的体外生物可及性:吃什么补什么。《食品化学》2021年;343:128397.doi:10.1016/j.foodchem.2020.128397
  2. 作者:Devaraj S,Vega-López S,Kaul N,Schönlau F,Rohdewald P,Jialal I。补充富含多酚的松树皮提取物可能提高血浆抗氧能力并改变血浆脂蛋白谱。《脂质》2002年;37(10):931-934. doi:10.1007/s11745-006-0982-3
  3. 作者:Di Marzo V,De Petrocellis L,Fezza F,Ligresti A,Bisogno T。阿南达胺受体。《前列摄护腺素-白细胞精华脂肪酸》2002年;2002;66(2-3):377-391. doi:10.1054/plef.2001.0349
  4. 作者:di Tomaso E,Beltramo M,Piomelli D。巧克力中的脑火麻素。《自然》1996年;382(6593):677-678. doi:10.1038/382677a0
  5. 作者:Dillinger TL,Barriga P,Escárcega S,Jimenez M,Salazar Lowe D,Grivetti LE。 众神之食:人类的良方剂?巧克力方专用(级)和仪式使用的文化史。《营养学杂志》2000年;130(8S增补版):2057S-72S。doi:10.1093/jn/120.8.2057S
  6. 作者:Gratton G,Weaver SR,Burley CV等。 膳食黄烷醇可能优化健康成年人的大脑皮层氧合和认知能力。《科学报告》2020年;10(1):19409。2020年11月24日发表。doi:10.1038/s41598-020-76160-9
  7. 作者:Hii CL.,Law CL.,Suzannah S.Misnawi,Cloke M。可可中的多酚(可可树属)。《亚洲食品和农业工业杂志》2009年;2(4):702-722。
  8. 作者:Jin T,Song Z,Weng J,Fantus IG。姜黄素和其他膳食多酚:代谢作用的潜在机制以及糖代谢病和肥胖的疗愈。《美国生理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年;314(3):E201-E205.doi:10.1152/ajpendo.00285.2017
  9. 作者:Kim HS,Quon MJ,Kim JA。对多酚抗氧特性以外机制的新见解;从绿茶中提取的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的经验。《氧化还原生物学》2014年;2:187-195。2014年1月10日发表。doi:10.1016/j.redox.2013.12.022
  10. 作者:Loor Solorzano RG,Fouet O,Lemainque A等。深入了解厄瓜多尔优良可可树品种的野生起源、移栽和培育历史[已发表的更正见《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2013年;8(2). doi:10.1371/annotation/2357f0f1-7dc3-4781-afb0-29a8ce56b3f0]。《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2012年;7(11):e48438.doi:10.1371/journal.pone.0048438
  11. 作者:MPhil EA。摄入可可和巧克力——对人类健康有增加性趣作用和其他益处吗?《南非医学营养学杂志》2008年;21(3)。
  12. 作者:Martin FP,Antille N,Rezzi S,Kochhar S。每天食用巧克力和非巧克力零食可能影响餐后焦虑、精力和情绪状态。《营养素》2012年;4(6):554-567. doi:10.3390/nu4060554
  13. 作者:Pase MP,Scholey AB,Pipingas A等。可可多酚可能加强积极情绪状态,但未加强认知能力: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心理方剂理学杂志》2013年;27(5):451-458. doi:10.1177/0269881112473791
  14. 作者:Pucciarelli DL,Grivetti LE。北美早期的巧克力方专用(级)。《分子营养与食品研究》2008年;52(10):1215-1227. doi:10.1002/mnfr.200700264
  15. 作者:Sathyapalan T,Beckett S,Rigby AS,Mellor DD,Atkin SL。富含可可多酚的巧克力可能减轻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营养学杂志》2010年;9:55。2010年11月22日发表。doi:10.1186/1475-2891-9-55
  16. 作者:Scholey AB,French SJ,Morris PJ,Kennedy DO,Milne AL,Haskell CF。维持心理健康过程中,食用可可黄烷醇可能显著优化情绪和认知能力。《心理方剂理学杂志》2010年;24(10):1505-1514. doi:10.1177/0269881109106923
  17. 作者:Shi J,Yu J,Pohorly JE,Kakuda Y。葡萄籽中的多酚其生物化学和功能。 《医级食品杂志》2003年;6(4):291-299. doi:10.1089/109662003772519831
  18. 作者:Shin JH,Kim CS,Cha L等。健康成年人食用85%可可黑巧克力与肠道微生物变化相关的情绪优化: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营养生物化学杂志》2022年;99:108854.doi:10.1016/j.jnutbio.2021.108854
  19. 作者:Smit HJ,Gaffan EA,Rogers PJ。甲基黄嘌呤是巧克力的精神方剂理活性成分。《精神方剂理学》(柏林)。2004年;176(3-4):412-419. doi:10.1007/s00213-004-1898-3
  20. 作者:Sokolov AN,Pavlova MA,Klosterhalfen S,Enck P。巧克力和大脑:可可黄烷醇对认知和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影响。《神经科学生物学评论》2013年;37(10 Pt 2):2445-2453. doi:10.1016/j.neubiorev.2013.06.013
  21. 作者:Sumiyoshi E,Matsuzaki K,Sugimoto N等。长期食用黑巧克力可能加强认知功能并释放神经生长因子:一项平行组随机试验。《营养物》2019年;11(11):2800。2019年11月16日发表。doi:10.3390/nu11112800
  22. 作者:Tan TYC,Lim XY,Yeo JHH,Lee SWH,Lai NM。巧克力和可可对健康的影响:一项系统综述。《营养素》2021年;13(9):2909。2021年 8月24日出版。doi:10.3390/nu13092909
  23. 作者:Verna R。巧克力的历史和科学。《马来西亚病理学杂志》2013年;35(2):111-121。
  24. 作者:Zięba K,Makarewicz Wujec M,Kozłowska Wojciechowska M。可可的心脏保护机制。 《美国营养学会期刊》2019年;38(6):564-575. doi:10.1080/07315724.2018.1557087